中企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概述
中企点击软件公司是企业管理软件及服务的主流供应商,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是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客户满意为核心,以实施六步为方法,建立的专业、标准、不断创造价值的项目管理与实施方法。中企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的核心理念:专业、标准、创造价值。
实施步骤
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将项目的实施划分为六个步骤,对每一个实施步骤定义了本阶段实施工作的里程碑,每一个里程碑的实现预示着项目将进入一个新的实施阶段;同时,每一个实施阶段均要求定义明确的任务,并为该实施阶段的所有任务定义明确的工作标准、责任人、考核标准、资源工期和成本限定的具体要求,确保实施工作有序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支持流程
六个实施步骤是中企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的核心工作流程。为保障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方法论注重实施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必须遵守以下六个支持流程,这些支持流程贯穿项目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
蓝图设计阶段标志着项目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重视与客户建立共同目标,尤其是在业务蓝图设计阶段,通过对客户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环境部署指导、对关键用户进行产品理念及系统原型的培训,使客户全面清晰掌握项目成功实施的过程;本阶段是项目顾问指导客户方完成现行业务整理、梳理典型业务设计、完成差异分析报告、梳理个性化需求解决方案、确定新蓝图报告的过程,所交付成果的质量将决定项目上线运行后的质量。为保证项目交付质量、降低项目变更成本,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不但要求形成规范、详实的交付文档,重要文档还需要取得客户方项目经理甚至客户高层的签字认可,如业务调研分析报告、典型业务设计报告、差异分析报告、客户个性化需求清单、新蓝图报告等。
第三步:系统构建
系统构建阶段是根据新蓝图报告构建应用系统的过程。一是要求基于新蓝图报告构建业务流程,制定详细的系统配置方案,构建适用于客户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要求依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清单,确定个性化需求实现方式并逐步实现;二是系统配置结束后进行跨模块、全流程完整详细的集成测试和用户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验证,确认系统配置的准确完整性,验证系统与蓝图设计的匹配度,及早发现并消化偏差,为系统上线后顺畅运行奠定基础;三是完成系统功能性验收,记录验收中客户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详细可行的跟踪解决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推进解决。在此阶段可以同步制定基础数据管理方案,完成静态数据收集与确认,为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顺利实现项目目标奠定基础。
第四步:上线准备
上线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系统上线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完成生产系统准备,收集及配置用户权限,收集及确认基础数据,完成客户端安装等工作;二是建立保障系统上线后顺畅运行的制度,形成完善的系统上线运行支持体系;三是完成对最终用户上线前的培训,包括系统上线后业务规程、新业务流程在应用系统中的执行等操作性培训,确保客户业务人员尽快适应系统上线后工作方式的变化,可能减少系统上线后业务流程调整对客户正常业务的影响。
第五步: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完成系统切换运行、上线验收工作,是全面检验项目工作质量的阶段。一是要求制定详尽的系统切换方案,充分做好上线切换准备,评估切换风险,及早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二是召开系统切换会议,明确系统上线切换时间,发布运行系统切换后运行支持体系;三是完成动态数据切换与确认,依据规范的项目验收程序开展系统上线验收工作,提交完整的项目建设资料,为顺利实现建设向运行维护的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步:运行支持
运行支持阶段是项目实施的总结收尾阶段。主要工作是协助运行维护团队开展上线运行支持,实现实施向运行维护交接,完成项目总结,遣散项目人员,正式结束项目。一是方法论要求项目实施团队结合自身完善的运维服务经验,按需配合运行维护团队通过现场、远程和在线等多种方式,保障用户顺畅使用系统;二是项目实施团队按规范向运行维护团队移交项目文档体系;三是方法论要求注重项目总结,分析项目成功失败因素,进行组织过程资产总结及归档;四是进行项目实施顾问遣散,做好项目收尾工作。
上述六个实施步骤是中企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的核心工作流程。为保障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方法论注重实施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必须遵守以下六个支持流程,这些支持流程贯穿项目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定义如下:
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最基本的工作支持流程。强调项目启动、规划、执行、跟踪控制和验收收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进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工具,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各阶段结束以作为阶段性可交付成果的工作产品的转移或移交为标准,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交付。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实施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大型软件实施周期长、环节多、范围大、影响广,所以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强调高度重视项目风险管理。一是认真规划项目风险管理,识别并记录影响项目的风险类型及特征;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规划风险应对措施;二是在整个项目工作过程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提高项目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保障项目目标实现。
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是贯穿项目全程的工作支持流程之一。配置管理面向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工作成果,包括文档资料、系统运行版本等各阶段成果;另一方面配置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由“同时更新
”、“有限通知”、“多个版本”等因素引起的项目组织过程资产版本混乱问题。关键的配置管理活动包括建立配置管理计划、建立配置管理工作环境、管理各个实施阶段的工作成果和及时更新配置管理的基线等。
4、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保障项目实施质量的重要支持流程,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系统上线应用效果。方法论强调制定详尽的数据管理方案,明确数据收集计划,确定数据收集管理流程,组织最终用户参加基础数据管理培训,指导最终用户完成数据收集、整理、核对、导入等重要工作,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要求。
5、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是项目活动中的重要组织过程资产,项目交付件管理贯穿项目始终。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通过明确及落实每个实施阶段需提交的项目交付文档,保障项目的规范和准确,从而积累了诸多的项目组织过程资产,为后期顺利实现实施转运行维护奠定基础。
6、培训管理
项目管理与应用产品实施方法论高度重视知识转移,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进行多层次、高频率的用户培训。一是通过项目管理培训,使用户了解项目的目标、范围、计划,理解自身工作职责,掌握项目实施方法;二是通过产品理念、产品功能、操作规程、用户操作等多维度培训,使得关键用户能够深入理解应用系统、最终用户能够快速掌握系统操作、运行维护人员能够迅速熟悉系统运行维护各环节的内容。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培训,才能保证系统上线后业务人员顺利渡过日常工作业务流程调整的适应期。